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
本文针对工程中构建机器学习模型的常用步骤进行梳理
本文或许并没有囊括所有的统计学习需求,而是让AI筛选出了工业中最常用的最小限度的流程步骤
本文将技术局限在Jupyter Notebook/sklearn/pandas体系
在云平台上有更多更成熟更自动化的工具实现本文中的流程,如果预算足够可以考虑使用云平台
本文通过ChatGPT-5进行汇总,代码未经实际调试,仅仅作为调包时的思路提醒表

1. 数据加载与检查

在开始建模前,需要确认数据文件能正确读取,并了解其结构与质量。
这一节的目标是:
  • 读取常见数据格式(CSV、Excel、Parquet);
  • 检查数据维度、字段类型和取值分布;
  • 统计缺失比例与重复行,评估数据完整性。

2. 缺失值与异常处理

缺失与异常数据若不处理,会导致模型训练时出现偏差或无法拟合。常见做法是先分析缺失模式,再决定填充、标记或删除。异常值可用统计方法(IQR、Z-score)检测。

3. 数据划分与采样

数据划分的目标是评估模型在未见过的数据上的表现。
常见策略包括随机划分、分层抽样(保持类别比例一致)以及时间序列划分。
对于类别不平衡问题,可使用过采样或欠采样方法平衡样本。

4. 特征类型识别与初步统计

特征类型识别有助于确定后续处理方式。连续变量可做标准化与分箱,离散与类别变量需编码。
在特征初步分析阶段,通常要查看每个变量的分布及其与目标的相关性。

5. 编码与变换

特征编码用于将类别型变量转为数值型,以便模型计算;
特征缩放用于让不同量纲的特征处于相近的数值范围,从而加速优化并提高模型稳定性。

6. 特征选择

特征选择用于减少冗余特征、提高模型泛化能力。
常见方法包括:
  • 过滤法(基于方差或相关性);
  • 包装法(基于统计检验或重要度);
  • 嵌入法(模型内置选择,如 Lasso、树模型)。

7. 特征组合与聚合

特征组合通过引入交互项或统计特征,使模型能捕捉变量间的非线性关系。
常见做法包括多项式特征扩展、分组聚合统计,以及手工构造的比例或差值特征。

8. 降维与压缩

降维用于减少特征维度、缓解多重共线性、提升训练速度。
主成分分析(PCA)通过线性变换提取最大方差方向的特征;
同时可与统计筛选(SelectKBest)结合,用解释方差比较选取最优维度。

9. 特征管线化

使用管线(Pipeline)可以将预处理与模型训练步骤统一管理,避免训练与推理阶段不一致。
ColumnTransformer 可在同一数据集中对数值型和类别型特征应用不同处理方式。
完整管线可直接保存与加载,无需手动处理中间步骤。

10. 常见模型调用模板

不同算法的接口在 scikit-learn 体系下保持一致:fit() 训练,predict() 推理,predict_proba() 输出概率。
树模型(XGBoost、LightGBM)则在此基础上扩展了更丰富的调参选项。

11. 参数搜索

超参数搜索用于在给定参数空间中自动寻找性能最优的组合。
常见方法包括网格搜索(GridSearchCV)和随机搜索(RandomizedSearchCV),都支持交叉验证。
cross_val_score 可快速评估模型在多折验证下的平均性能。

12. 验证策略与过拟合控制

验证策略用于评估模型泛化能力,常见方式包括普通 K 折交叉验证与分层交叉验证。
过拟合可通过早停、正则化或限制模型复杂度来控制。

13. 分类任务评估

分类模型的性能可从准确率(Accuracy)、精确率(Precision)、召回率(Recall)和 F1 等角度衡量。
AUC 衡量整体排序能力,而混淆矩阵可直观反映分类错误来源。
ROC 与 PR 曲线常用于可视化二分类模型表现。

14. 回归任务评估

回归模型主要评估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常用指标包括均方误差(MSE)、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与决定系数(R²)。
通过残差分布可观察模型是否存在系统性偏差。

15. 特征重要度与模型解释

理解模型决策依据有助于特征工程优化与业务解释。
线性模型可直接查看系数,树模型可用内置 feature_importances_
此外还可使用置换重要度(Permutation Importance)与模型无关解释方法(SHAP、LIME)。

16. 模型导出

训练完成后,通常需要将模型与预处理步骤一并保存,以便后续部署和预测。
推荐使用 joblib 进行序列化,可同时保存模型、scaler、encoder 等对象。
通过统一预测函数,可以确保推理时与训练阶段保持一致的处理逻辑。

17. 本地推理流程

模型训练完成后,可在本地进行批量预测或单样本预测。
关键是保证推理阶段与训练阶段使用完全一致的特征处理逻辑(通常通过保存完整 Pipeline 实现)。

18. 最小部署示例

可通过 FastAPI 快速构建本地 REST 推理服务。
该示例演示加载已保存的 Pipeline 模型,接收 JSON 请求并返回预测结果。

JSON 输入输出示例

请求示例
响应示例

Python 请求测试

该结构可快速在本地验证推理接口;若部署到服务器,只需替换模型路径与服务地址即可。